任珈锐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首页
全部文章
大明星小助理今天,一组绍兴罕见的老照片流出!所有绍兴人都该看看...-绍兴关注
2018-06-05 03:20:21
今天,一组绍兴罕见的老照片流出!所有绍兴人都该看看...-绍兴关注
【点击上方蓝字绍兴关注关注绍兴 │ 每天有惊喜】
微信又改版啦!赶紧设为“星标”或者“置顶”,这样子你就不会错过推送啦!
“
这是一组黑白老照片
带你走回离你遥远却又近在咫尺的老绍兴
当年的绍兴是一副怎样的面貌呢?
照片里的地方,现在是否有迹可循?
2018年10月1日,新中国69周年
让我们从黑白照片中
缅怀那个令人整日梦魇的日子!
”
绍兴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那天
? 1949年10月1日下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喜讯传来,嵊县(今嵊州市)各界人民举行隆重集会和盛大游行。
绍兴解放啦
?
周盛俊杰
1949年5月7日下午,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二游击纵队司令员马青率部队解放绍兴,古城绍兴获得了新生。
绍兴街景
? 这帧陈旧的历史照片摄于建国前,地点在今鲁迅中路周家老台门一带。虽然周家历史上出过进士、举人,有过显赫的历史王紫凝,台门两侧的旗杆石和门前的照壁犹存,但是高政宠妻,作为官宦府第毕竟衰败了,连门前的石板路也残缺不全,整条街路没有一点生气。前些年,已拓宽为柏油马路了。(来源丨小小石)
水巷(摄于40年代末)
林正杰? 绍兴是水城,有人于清光绪十八年 (1892年)调查,城内计有河道33条,总长约60公里。大船小舟运来了鱼虾蚌蟹、茭藕瓜果,载走了油盐酱醋、日用百杂。图为绍兴城区水巷。
保佑桥河沿(摄于40年代末)
? 分布均匀,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布局形式有一河一街、一河两街、有河无街等,河道舟船往来匆匆忙忙,河沿街市行人熙熙攘攘,这种情景恐难以在他乡异域见到。这是我们只能从照片上看到的保佑桥河沿。
绍兴民国日报社(摄于40年代)
? 作为民国时期国民党县党部的机关报,以“阐扬三民主义,宣传政纲政策”为宗旨。1927年4月5日由《越铎日报》改办,1949年5月绍兴解放前夕停刊。图为子余路(今光明路)《绍兴民国日报》社。
勒伯勒东牌坊 (摄于40年代末)
? 清同治元年(1862年),法国军官勒伯勒东率洋枪队“常捷军”“助剿”太平军,在攻打绍兴府城时“致伤头顶,登时殒命”。翌年初,法国海军参将达耳第福“接带勒伯勒东旧部”,迳攻绍兴西廓门,又被英勇的太平军将士击毙。清政府都为他们歌功颂德,树碑立传,同治皇帝还下“圣旨”为他们在杭州、绍兴建造显赫的石牌坊。图为建造在绍兴八字桥法国天主教堂内的勒伯勒东牌坊。
庆祝上虞解放大会摄影 (摄于1945年7月)
? 上虞是革命老区之一。1945年7月7日,上虞各界群众在县城丰惠镇举行盛大集会,纪念“七·七”抗战八周年雷五明,庆祝上虞解放。图为会场。
日军占领绍兴(摄于1941年4月)
? 1941年4月17日,日本军占领绍兴县政府,宣告绍兴沦陷。(来源丨月老)
劫后的绍兴大街 (摄于1941年4月)
? 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蹂躏古越大地,整条街被焚毁,平民无辜被杀害基和皮尔,妇女被强暴,古城绍兴在呻吟。图为绍兴秋瑾镇大马路劫后惨象。
日军渡过曹娥江(摄于1941年4月)
?1941年4月24日,日本侵略军侵占上虞县城丰惠镇后,又渡过曹娥江西侵。
绍兴中学被炸之惨状(摄于1939年5月)
? 日本飞机投掷炸弹的目标很多是医院、学校、民房等民用设施、建筑,人们对日机的狂轰滥炸记忆犹新,唏嘘感叹,它留给人们惨痛的记忆实在太深太深了。图为1939年5月省立绍兴中学遭日机轰炸后之惨状。(来源丨小小石)
? 占领绍兴的日军古贺部队在掠取农家水果(来源丨winteryu124)
? 1941年,日军弘中陆军航空部队掠过新昌县上空(来源丨winteryu124)
? 1940年10月,日军侵入诸暨境内(来源丨winteryu124)
? 日军侵入绍兴城后,在街市横行无忌(来源丨winteryu124)
逃难的绍兴人民(1939)
(来源丨月老)
送赴浙西行署四同志留影
(摄于1939年3月)
? “别了,同志们,我们再见在前线!”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话语!1939年3月14日,上虞县政工队二区队4位队员奉调浙西敌后。图为临行前二区队全体队员合影,前排中坐者系中共上虞县工委书记陈树谷。
《古城在怒吼》剧照(摄于1939年前后)
? 绍兴三区政工队创建于1939年1月,其前身是“浙江省第三战区战时青年干部训练大队”,以吸收男女热血青年,灌注抗日政治知识,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培养抗敌军事力量为已任。图为绍兴三区政工队演出《古城在怒吼》剧照。
鱼鹰(摄于30年代)
? 鸬鹚,亦称“鱼鹰”、“水老鸦”,善于潜水捕食鱼类,聪明的绍兴人驯化它们捕鱼。
威华政宣队合影(摄于1938年端午节)
? 一批热血青年参加威华政宣队,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斗争的洪流中去,其中有将自己宝贵的生命献给了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斗争。图为威华政宣队队员在绍兴东湖的合影。
祭禹(摄于1936年10月)
? 绍兴祭禹的历史悠久,祭禹的典礼隆重。历代祭禹不绝,或宗室族祭,或皇帝御祭,或遣使特祭,或春秋例祭。民国期间,绍兴地方政府“定九月十九日为会稽山大禹陵庙年祭之期。每届由县主办,著为常典,俎豆千秋”,所需经费“列入本县地方概算”。1936年10月16日,浙江省暨第三行政区、绍兴县在大禹庙进行祭禹大典,由浙江省主席黄绍主祭,财政厅长徐青甫、教育厅长许绍棣为分祭、省党部委员胡健中、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兼绍兴县长贺扬灵为陪祭,计有三区、绍兴县党政军要员和全县乡镇长、联保主任共400余人参加。图为祭禹结束后全体合影李乘德。
稽山中学 (摄于1935年)
? 1932年9月,大明星小助理邵力子、朱仲华、金汤侯等利用原绍兴府学宫创办稽山中学,邵力子亲笔题词“卧薪尝胆”为校训。现已发展成为在校学生达1000余名的重点高级中学。图为30年代的稽山中学。
稽山中学内景观-伴水清漣
会稽县大街上的民众教育馆(1933年)
(来源丨月老)
五云站 (摄于1932年)
? 萧绍段.之地,始建于1922年4月,全长52公里,它西起钱江南岸(浙江第一码头北首,与杭江铁路隔江相望),经萧山县城,及钱清、柯桥等镇,共17站,而达绍兴之五云门,与当时商办绍曹嵊公路相衔接,可谓浙东各县之咽喉。图为绍兴五云站。
民国绍兴大明电器公司的发电机
? 民国绍兴大明电器公司发电机。从此,绍兴与全国诸多城市一样进入近代化进程之中。(来源丨月老)
国民党军队开拔赴沪参战 (摄于1932年)
?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驻浙江上虞五夫的国民党军队八十八师奉命开拔赶赴上海参战。
绍兴最早的幼儿园——斗鸡场幼稚园毕业生合影
(摄于1931年)
? 幼儿园过去叫蒙养院、幼稚园。晚清时期的蒙养院附设在育婴堂等慈善机构。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法国天主教会在八字桥教堂设仁慈堂招收教徒子女兼收弃婴,这是见诸于文字记载的绍兴最早的幼儿园报童模型。图为斗鸡场幼稚园1931年度毕业生合影。(来源丨smileduola)
三江闸(摄于30年代初)
? 三江地处钱塘江、钱清江、曹娥江汇集入海口。钱塘江水位高,常苦反灌,钱清江陡急,泄泻不停,越地常患旱潦。明嘉靖十六年,知府汤绍恩相三江入海之口,地夹两山,有石峡数十丈,依峡建闸,下槛上梁,使石牝牡相衔,冶铁以固其基。凡二十八洞,应二十八宿。刻平水之则于柱石,以时启闭。又筑塘实土,另建小闸,以节水流。从此,旱潦有备,萧绍两县食其水利者,数百年如一日。
秋官里牌坊
? 亦称陶怿进士牌坊。在县东陶堰镇甫前村。陶怿,明弘治赐进士,曾授刑部主事,故称秋官。牌坊为四柱三间门楼式,方柱抹角。通高7.5米,宽7.7米。单檐歇山顶。额枋双面均深雕双狮嬉球、仙鹤、云龙等吉祥图案。正中刻“秋官里”三字,上层竖书“赐进士”三小字。额枋背部中刻“湖山毓秀”四字。牌坊东西两侧,又置双柱一间石坊各一座。高4.4米,宽4.5米。梁上均饰龙凤、仙鹤、麒麟等深雕图案,惜部分已遭损坏。俗称上马下马牌坊。
? 民国时期,在大禹陵前的一幕(来源丨月老)
? 民国时期,抬轿上香炉峰(来源丨月老)
? 民国时期,舜王庙庙会(来源丨月老)
? 民国时期,绍兴南货店,原来以前的“水产”生意原来是这样的!(来源丨月老)
? 民国时期,会稽县大街上的书店(来源丨月老)
少林功夫好耶? 民国时期,在诸暨夹岩至五泄途中的眠轿(来源丨月老)
? 民国时期,船过绍兴米行街(来源丨月老)
?民国时期,祝福(来源丨月老)
? 民国时期,府中学堂学生宿舍(来源丨月老)
周恩来在梅园新村
(来源丨月老)
剡山(摄于30年代初)
? 剡山在嵊县城北一里,山巅为“星子峰”,另一小山峰名“白塔冈”,塔曰“白塔寺”。其南有深百余丈的“剡坑”,北有戴顒墓。图为30年代初的剡山迷宅幻影。
府山·越王台(摄于30年代初)
? 又因状如卧龙而称卧龙山。旧府宅为龙腹,府东门为龙口,西园为龙尾,望海亭为龙脊,其东隅火珠山为龙珠。旧绍兴府治,居山东麓,即越王台故址。越王台高约十丈,形势雄伟。惜在抗战期间典妾,被日本飞机炸毁。(来源丨小小石)
柯岩(摄于30年代初)
? 柯岩又名七星岩。岩壁兀立,奇异动人。岩下供佛像,以岩为殿,覆帱天成。岩后废宕,蓄水甚深。前为四面厅,旁有平屋,夏日凉风祛热,为避暑消夏之胜境。“大佛寺”在其左,于自然岩石上,以人工凿成大佛,高三、四十丈,依山建寺。寺右为蝙蝠洞。(来源丨小小石)
老嫚(摄于30年代初)
? 几百年来,堕民一直“在悲苦和被人轻蔑的环境下过着日子”,备受歧视、压迫和剥削,他们为自身的解放和自由,进行过抗争,一些有识之士也曾为此呼吁,历代最高统治者还颁诏、通令堕民除籍为良。但他们的悲惨境遇并未得到改善。直到1949年堕民随着亿万劳动人民的彻底翻身而获得真正的解放,与平民百姓消融在一起。已婚的女性堕民叫老嫚,她和堕民已成为历史上的名字。图为罕见的老嫚照片,尽管她对主人满脸堆笑,说的都是甜言蜜语,但更多的是愁容和叹息。(来源丨小小石)
轩亭口龙山旅馆(摄于30年代初)
? 建国前绍兴旅馆之著名者,为轩亭口之龙山旅馆和水澄巷之鉴湖旅馆。其中龙山旅馆地处市中心轩亭口,机廛关会所,市游场,近在咫尺。东西车站,南北船埠,十分称便。其建筑高大,开关宽敞,设备齐全,布置清雅。许多旅绍政要、富贾,都在这里食宿,享受着现代文明。(来源丨小小石)
绍兴水城门(摄于30年代)
的士飙花? 绍兴自越王句践建都命范蠡筑城以来,一直筑有城墙御敌防匪。至绍兴沦陷前中银e令,计有城门11个,其中水城门6个楼天城。1922年,根据建设萧绍公路需要,拆除西郭门至昌安门1836米城墙为路基。1938年2月,又根据抗战的需要和上峰的命令,总共投放216698工,将11720米城墙全部拆去改成环城公路,以致绍兴的城墙、城门荡然无存。图为拆除前的绍兴水城门。(来源丨小小石)
诸暨车站(摄于1931年)
? 铁路运输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浙江全省到20世纪方有火车和铁路。图为当时建筑和设施均十分简陋的诸暨火车站。
稽山酱园
? 明代,绍兴府出现一批酿酒、酱园工场,腐乳开始销往海外。图为民国时期的稽山酱园。
胡愈之等合影 (摄于1928年春)
? 1928年春,夏丏尊、钱君陶、周予同、贺昌群、章锡琛、叶圣陶欢送胡愈之(前左二)赴法国,在春晖中学白马湖平屋前合影。
望海亭(摄于二、三十年代)
? 相传为防卫强吴起见,越大夫范蠡在绍兴府山之巅,建有飞翼楼,又称鼓吹楼、越王亭、镇越楼。又云:天气晴明之际,遥望得见沧茫大海,该亭一度又名望海亭。旧时每逢端午节,全城士女,沿俗多登山而莅亭,如蝼蚁千群,有诗“万人争登望海亭”为证。此照摄于二、三十年代,望海亭矗立在府山之巅,但那时的府山是光秃秃的。
1925年的绍兴10张珍贵老照片
? 1924年至1925年,美国人约翰弗里曼来中国进行一场漫长旅行,在旅行过程中,他拍摄下了大量的照片。本组照片为弗里曼在中国旅行,1925年拍摄的当时绍兴风光,绍兴人一起来感受下那时候的绍兴美!(来源丨凉城未暖mmm_)
? 戴乌毡帽的囚犯(来源丨月老)
铁甲飞龙? 独具绍兴特色的家在船上(来源丨月老)
? 绍兴人的老手艺——捕鱼、编竹箩、都泗门城墙边摸螺蛳(来源丨月老)
上亭公园(摄于1920年前后)
? 1914年,乡绅孙德卿在故里孙端创办绍兴第一个公园——上亭公园,构筑近水楼、北庄、柳村、钓月矶、漱枕园、议事厅、忆五九斋等,又办仁济医院,平民夜校、幼儿园、主办集团结婚、排演文明改良戏等,确实为闭塞的乡间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
全绍教育会联合会
第一次会议参加人员合影
(摄于1916年12月)
? 近代绍兴的教育研究和改革始于清光绪年间。蔡元培、经亨颐为代表的进步知识界用民主与科学思想改革旧学,推进新学,各种教育学术研究团体相继成立。清光绪二十九年 (1903年),绍兴教育会成立。稍后,山会、上虞、诸暨等县教育会亦相继成立。图为全绍教育会联合会举行第一次会议后合影。
绍兴师爷(摄于民国初年)
? 绍兴师爷是封建社会官场中特殊的历史现象。民国初年的舞台上就开始表演他们的传奇宦海生涯。图为薛光明饰演的绍兴师爷,他将师爷这一非官而官、寄人篱下、弄权幕后的复杂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广大观众和读者面前展现了科举制度下一批落榜秀才的喜怒哀乐,并折射出晚清社会的畸形景象。
三乡新年会(摄于民国初期)
? 清王朝被推翻后,共和告成,绍兴会龙、安墟和凤林三乡的头面人物举行新年团拜活动。图为他们举行新年会后的合影,照片中的五色旗清晰可见。
孙中山祭陶(摄于1916年8月)
? 本世纪伊始,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三次来浙,其中1916年8月亲临绍兴考察。他号召绍兴人民继承越王句践发愤图强精神,积极参与国家建设,盛赞“浙江省是文物之邦,绍兴是文物之县”,鼓励绍兴人民“合一县众人之力将绍兴之事办好”。图为孙中山(左10)等在东湖陶社祭奠陶成章烈士后的合影。
应天塔
? 有人把老绍兴比作一条船,应天塔、大善塔则是二根桅杆;也有人将应天塔当作绍兴的标志。1910年中元节,绍兴一般善男信女上塔山宿山,不幸引起一场大火,千年古塔毁于一旦,只剩下砖石部分孤零零地矗立在山巅上,经历了70来年风雨的剥蚀,终于在80年代中期复了原。(来源丨小小石)
民国时期绍兴的“新闻中心”
? 绍兴上大路越铎日报社,“越铎”两字为黎元洪所题(来源丨月老)
繁忙的水运——绍兴西小路的百年老照片
(来源丨zhaoyang1971)
辛亥年春游大禹陵,鲁迅也在其中(1911年)
(来源丨月老)
绍兴运河老照片(1910年)
? 这是一张2000年从美国回购的摄于1910年绍兴运河老照片,船上有一位美国记者。从照片的角度看拍照的人应在桥上,但具体在绍兴什么位置恐怕现在很难找到,河沿的民居与墓前的石构碑亭肯定也不复存在了。只有60岁以上的老绍兴可能才会有印象。(来源丨五云阁)
? 被周恩来誉为“女中豪杰”的秋瑾女士,一九零七年七月十五日(农历六月初六)惨遭清廷杀害后,举国震惊,各界人士纷纷以挽联这种特殊形式声讨清王朝的残酷,缅怀女侠的壮烈。
秋瑾等女学师生
古越藏书楼
? 系绍兴图书馆前身,创建于光绪廿十八年(公元1902年),是中国最早的近代公共图书馆。(来源丨小小石)
陶成章任教处
陶公柜(摄于1889年)
? 陶在宽(七彪)系清末著名外交家,绍兴陶堰人。他一生好游,光绪年间创制陶公匮、陶公床,匠心独巨,《知新报》曾以《艺士奇才》为题赞曰:“陶君七彪在宽能造一径二尺之柜,其中棐几书案俱备,可以储书,可以藏衣,捩极巧”。学界泰斗蔡元培亦著文《陶公床记》,对此赞叹不已。图为陶在宽创制于清光绪十五年八月的陶公柜。
绍兴一个男人讨了8个老婆
(来源丨月老)
? 清朝,绍兴的富人家变异怪婴,上有“兰亭.......”句(来源丨月老)
? 清朝,会稽县大街上的梳子店(来源丨月老)
? 清朝,绍兴穷人家和富人家的小朋友(至今,画中人不知投胎多少次了)(来源丨月老)
? 清末,绍兴的农村老太在纺织(来源丨月老)
? 清朝,条凳座座,来给阿囡裹小脚(来源丨月老)
? 清朝,男子剃头中(来源丨月老)
绍兴清代万盛米号
(来源丨月老)
百年沧桑!这组照片给了我们
绍兴在中国最动荡的岁月里
未曾经历却真实存在的记忆
但每一种“消失”,都是一场变革
它代表着一个地方变得越来越好
从近代到民国初期
从解放后到改革开放
绍兴,从来没有停止她发展的脚步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
让我们一同道声
我爱你,中国;我爱你,绍兴!
点个赞,给小编加鸡腿!
我们不生产资讯竹苑情歌,我们是资讯的搬运工
来源:综合自拾光绍兴、绍兴E网网友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时时关注 事事关心
更多本地爆料请加“一路上有我”
一经采用奖励红包5-100不等
作者:
admin
分类:
全部文章
浏览:
58
上一篇文章: 崔情药有什么副作用
下一篇
文章归档
2020年11月 (60)
2020年10月 (312)
2020年9月 (300)
2020年8月 (319)
2020年7月 (310)
2020年6月 (293)
2020年5月 (313)
2020年4月 (302)
2020年3月 (315)
2020年2月 (283)
2020年1月 (314)
2019年12月 (312)
2019年11月 (204)
2019年10月 (240)
2019年9月 (290)
2019年8月 (224)
2019年7月 (106)
2019年6月 (88)
2019年5月 (88)
2019年4月 (1582)
2019年3月 (2201)
2019年2月 (355)
2019年1月 (389)
2018年12月 (198)
2018年11月 (312)
2018年10月 (303)
2018年9月 (304)
2018年8月 (310)
2018年7月 (314)
2018年6月 (293)
2018年5月 (308)
2018年4月 (288)
2018年3月 (302)
2018年2月 (279)
2018年1月 (318)
2017年12月 (321)
2017年11月 (302)
2017年10月 (301)
2017年9月 (299)
2017年8月 (312)
2017年7月 (157)
2017年6月 (91)
2017年5月 (105)
2017年4月 (101)
2017年3月 (107)
2017年2月 (76)
2017年1月 (89)
2016年12月 (101)
2016年11月 (87)
2016年10月 (95)
2016年9月 (95)
2016年8月 (107)
2016年7月 (108)
2016年6月 (94)
2016年5月 (96)
2016年4月 (107)
2016年3月 (92)
2016年2月 (93)
2016年1月 (97)
2015年12月 (93)
2015年11月 (90)
2015年10月 (109)
2015年9月 (92)
2015年8月 (104)
2015年7月 (86)
2015年6月 (94)
2015年5月 (90)
2015年4月 (83)
2015年3月 (82)
2015年2月 (98)
2015年1月 (96)
2014年12月 (102)
2014年11月 (95)
2014年10月 (100)
2014年9月 (80)
2014年8月 (85)
2014年7月 (87)
2014年6月 (100)
2014年5月 (99)
2014年4月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