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珈锐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首页
全部文章
奋斗杨晓芸今天高考你选的专业,十年后大多都会被消灭-智人世界
2018-03-11 13:15:22
今天高考你选的专业,十年后大多都会被消灭-智人世界
源:大家
1
三四年前,中学、大学同学的孩子陆续开始参加高考,人数逐年增多。每年这个时候,同学群里讨论孩子报高考志愿的话题频度也迅速增加。
讨论志愿,自必说到专业。说专业,盯着的是职业。最终的话题,往往在“哪些职业活得久”上兜一转。结论或共识,却也不出意外。
还在去年夏天,有同学女儿考入沪上一名校,同学亲自护送上学。我去上海南站接站。路上闲聊,他突然说,在出站口,几乎没有见到我们上学时挤得满满的“拉客的”。
赵雷画
对他们的印象,是以介绍“住宿”、“坐车”为名,面目可疑而又热情过分,外地人被宰上一刀,当然也属寻常。
不止他一人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也都想到了背后的原因。拜移动互联网技术进步、产业发展所赐,曾经对很多人来说是麻烦,甚至潜藏风险的出门食宿行诸事,如今一部廉价智能手机就可以搞定。要做到这一切,几乎没有学历、技术和财富的门槛。那还要“拉客的”做什么?就算还有需要“拉客”的潜在客源,人数也已少到足以将大部分服务提供者驱离。
“少了的可不止这些人。”我对同学说。
多次看见网上新闻,忍俊不禁:小贼盯目标好久,偷到手不过数元人民币,面对民警,一脸丧气。
谁也没想到,《天下无贼》,“傻根”竟成绝唱;“天下无贼”,因“无现金社会”到来近乎可能。包括监控普及在内的技术进步,至少在某种意义上,消灭了扒手。在被消灭了职业的那些扒手看来,这一次移动互联时代的科技进步史,当是惊心动魄的,而且,好快。
电影《天下无贼》剧照
“科技进步真是了不起啊。”同学感慨。
“真的吗?可是,你怎么知道那个被技术进步消灭了职业的人,不是自己呢肩外的恋人?”
2
扒手的职业是黑色的。出站口的各色“拉客的”,是灰色的。有些人的工作,既不黑,也不灰,但他们的职业,也快被科技进步消灭了。
不知道是不是偶然,唯一一次目睹摩的司机斗殴,是在共享单车出现之后。两个为了争夺拉客位置而动手的摩的司机打成一团,被其他司机拉开,其中一个兀自咒骂不已,手中一把长长的螺丝向下用力捅刺,映上灯光如同眼中凶光一闪一闪。
只是,无论他们是否日渐焦虑,无论他们愤怒地想方设法破坏共享单车的链条、车座、锁,或是将二维码刮花,摩的这个职业,在新生的共享单车面前,像太阳下的冰激凌,迅速融化,并无还手之力。如今,仍留在那里的摩的司机,已经寥寥无几。
中国城市迅速发展的共享单车
另一次,从虹桥车站打车回家。司机是位六十来岁的崇明人。嫌我到家距离不够远,只有五十多元,对不住他排了一个小时的队,一路骂骂咧咧。我表示愤怒,他说你可以下车(在高架上);我要投诉,他冷笑:“你尽管去呀!我都退休了又雇我回来的极品瞳术,公司缺人,你去投诉哇,看他们能把我怎么样?”
我莞尔,提醒他滴滴和马云离得还远,他斩钉截铁:“哎呀就是他啦,反正这些搞互联网的都一样!”
问他,为啥没有考虑也去开个共享出行,他一拳砸在方向盘上,几乎是用尽充溢胸襟的怨气叫道:
“我们老了,怎么学得会那些东西!”
车子危险地在高架上拐行了一下神医傻妃。
3
最终,还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回眸一望,大部分人能选择给予的态度,在两个方向上:更多的同情,或更具硬度的理性——“哀其不幸”,或“怒其不争”,无非是比例如何搭配。
2017年,看过一个新闻视频,大概是河北省某市宣布路桥收费站停止收费,遭到了工作人员的强烈反对,因为撤销收费对他们而言就意味着失去工作。当地政府部门召集收费站工作人员做思想工作,表示会依法给出相应赔偿。其中有一个员工这样回应:“我们来的时候都很年轻,我现在36岁了,人家都要30岁以内的,一听我36了,对不起,我们不要你了。”“我们学东西也学不了了,比20多岁的都慢了,也都不方便了,都不喜欢我们这些劳动力了。”
视频下的评论,不问可知。
但也有另一些情况,观感并不像上面这个例子那么清晰。比如国企中下岗的员工。加入国企,算是他们的“原罪”吗?
还有一个当下的例子。随着全国各地城市地铁建设迅速推进,各地城市的地铁安检人员人数,已经相当可观。
这不是预言。国内许多车站,已经用人脸识别技术部分取代了检票员的工作。
而从这些年轻人的角度,如果有安全轻松甚至有些光鲜地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谁愿意去富士康流水线呢?
是不是另外一些环节出了问题,有什么该做而没做的,或者,更可能的是,不该做而做了的,导致某种市场信号的扭曲?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说到底,无非一声叹息。而且,大部分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怒其不争”:“他们为什么不去努力改变和学习呢?”
4
不谈具体的法律条文,类似于出租车司机抵制滴滴,或早期英国工人砸机器的行为,很多人都会将其视为一种愚昧的行为,一种对待进步冥顽不灵又徒劳反抗的行为。
我在之前大部分时候也是这么认为的。
在很多国人的认知中,进步太重要,进步太显然,技术在进步,社会在进步,谁螳臂当车,就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可笑又可怜。
但现在看,这样说,至少有些不够公正。
英国早期工人捣毁机器
某些“旧”对“新”的抵制,诚然有“既得利益”的存在,但也常常交织着无力的焦虑。
“他们为什么不去努力改变和学习呢?”
他们当然有机会去改变,也应该拥抱改变。被消灭了岗位的摩的司机,可以去做快递员——互联网经济在“消灭”了很多工作,不是也创造了很多工作机会吗?
但是,人不是《西部世界》里的接待员,可以随时更改技能设置,可以“死”后再重启,可以不必顾忌那么多伦理、情感上的限制。对大部分人来说,跨越行当的变化,技能的重新输入,工作环境的适应,都是需要时间的。对有些人来说梦幻传说,这种跨越甚至永远无法靠自己实现。
在一个市场与法治始终健全的社会,在一个人们有更多空间互助的社会,这些也许不会是太大问题。不然呢?有些伤害,就只能被视为进步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当然也是值得的代价屠神之路。可是想起老妈妈,谁来判断这种代价是否值得?把少数人甚至多数人的利益损失当成“进步”的必要代价,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叶先国,在人类历史上,教训还不够多么?
美剧《西部世界》剧照
技术变革不能罔顾人性伦理和社会现实。那些“捣毁机器者”,要的是一种补偿机制,可以让他的被剥夺感降低一点,让他觉得进步与他有更多的直接关系,甚至更明确一点,让他能从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发展中,获得相对平滑的转型机会(如果不被理解为分一杯羹的话)。对他而言,这不应该是一场零和游戏——确实并不是,但对他个人来说,周期太长且不确定,与零和无异,也就与“被机器砸掉饭碗”无异。
就算是进步,步子迈得太大,也容易“扯着蛋”。不是要把前进的双腿捆缚起来,但是,相应的机制安排寿王李瑁,还是要有的。
但从“进步”中获取巨大收益的人,甚至不会知道“失败者”的真实情绪,知道了也嗤之以鼻。在进步主义者的眼中,“怒其不争”才是给社会竞争的“卢瑟”们最后也最恰如其分的判决。
这只能带来撕裂与隔膜。任何这种级别的撕裂与隔膜,都会是绝望与焦虑的温床,甚至是眼中偶尔一闪的凶光。
相似的焦虑帮助特朗普上了台。在美国,阶层之间有强大的公共媒体资源与交流沟通机制,可还是没能阻止焦虑的发酵。
未来犹不可知,但过去与当下已经可见。其中一个结果,是全球性铁腕、强势、权威以及更具克里斯玛特质的领导人走红,比如刚在马来西亚发生的。对权威的需求有多大,撕裂与隔膜的程度就有多严重。
这是一个显著的征兆。有人认为那些“太老太懒太笨而无法学习改变的人”,他们的意见不值一提,也该考虑改变一下自己的想法了。技术进步最终有可能给所有人带来增量福祉,但在这个过程中,人性和现实,是不能忽略的因素。这不是对市场和法治的反动,恰恰可能是对缺失的必要弥补。
5
很想给每个即将报高考志愿的年轻人一些有用的建议,让他们避免选择“短命”的职业。
但世界还将有更多的进步。单以技术进步而论奋斗杨晓芸,AI的发展,也许不至于像《西部世界》中表现得那么惊悚,但毫无疑问,它已经并且将继续消灭很多职业。悲观一点说,目前我们已知的绝大多数职业,最终都可能被消灭,或者被AI替代。今天高考你选择的吃香专业,十年内也都可能被消灭。反过来想一想杨佩婷,今天社会上最有竞争力的(职业)专业,十年前,你想象得到会出现吗好一个国舅爷?
吴晓波前不久在一个演讲中提及:“前两天有一个医生朋友到美国麻省的医学院去看,回来以后他跟他的院长说,未来医院的放射科5年到10年内会消失,为什么?因为他在麻省理工学院看到一件事情,医生戴了一个AR眼睛,不需要任何的扫描,直接把你的淋巴结全部扫描完成叶选廉 景甜。”
全世界的传统媒体,虽然都不甘心就范,但也在被迅速挤压。看一看最近两年中国纸媒停刊的数量,已经一目了然。
连银行和证券公司的职员,也将面临压力。事实上很多银行的基层员工,早就感受到了技术进步带来的压力。
更不要说驾驶员。那些对共享出行的同行心怀不满的老司机,需要关注一下自动驾驶技术的进展状况了,毕竟它们最先侵入的,很可能就是物流与公共交通领域。
反正大部分职业都会被消灭掉,还焦虑什么呢?
假如一定要说,那么,我坚信,最不可能被技术进步(AI)消灭的职业,一定是关注人心、人性乃至灵魂的职业。我也愿意相信傲世三国2,这些职业必备的技能之一,就是能够去关注和理解被进步的快车甩在边缘的人们叶家河图。
电影《窃听风暴》剧照
毫无疑问,未来的年轻人将可以不去做那些失去灵魂的人所做的工作——那些因为社会或技术的进步被消灭,却让人们由衷庆贺的职业,像电影《利迪策》中的刽子手,或是《窃听风暴》中的“史塔西”雇员。
这也是我认为技术进步不会彻底消灭所有人类职业的信心所在。
作者:
admin
分类:
全部文章
浏览:
78
上一篇文章: 大塘租房什么样的“叮叮”最受女生欢迎?-教你管男人
下一篇
文章归档
2020年11月 (60)
2020年10月 (312)
2020年9月 (300)
2020年8月 (319)
2020年7月 (310)
2020年6月 (293)
2020年5月 (313)
2020年4月 (302)
2020年3月 (315)
2020年2月 (283)
2020年1月 (314)
2019年12月 (312)
2019年11月 (204)
2019年10月 (240)
2019年9月 (290)
2019年8月 (224)
2019年7月 (106)
2019年6月 (88)
2019年5月 (88)
2019年4月 (1582)
2019年3月 (2201)
2019年2月 (355)
2019年1月 (389)
2018年12月 (198)
2018年11月 (312)
2018年10月 (303)
2018年9月 (304)
2018年8月 (310)
2018年7月 (314)
2018年6月 (293)
2018年5月 (308)
2018年4月 (288)
2018年3月 (302)
2018年2月 (279)
2018年1月 (318)
2017年12月 (321)
2017年11月 (302)
2017年10月 (301)
2017年9月 (299)
2017年8月 (312)
2017年7月 (157)
2017年6月 (91)
2017年5月 (105)
2017年4月 (101)
2017年3月 (107)
2017年2月 (76)
2017年1月 (89)
2016年12月 (101)
2016年11月 (87)
2016年10月 (95)
2016年9月 (95)
2016年8月 (107)
2016年7月 (108)
2016年6月 (94)
2016年5月 (96)
2016年4月 (107)
2016年3月 (92)
2016年2月 (93)
2016年1月 (97)
2015年12月 (93)
2015年11月 (90)
2015年10月 (109)
2015年9月 (92)
2015年8月 (104)
2015年7月 (86)
2015年6月 (94)
2015年5月 (90)
2015年4月 (83)
2015年3月 (82)
2015年2月 (98)
2015年1月 (96)
2014年12月 (102)
2014年11月 (95)
2014年10月 (100)
2014年9月 (80)
2014年8月 (85)
2014年7月 (87)
2014年6月 (100)
2014年5月 (99)
2014年4月 (61)